在天津解放前夕,天津警备司令部情报处处长、保密局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突然消失了。其实,吴敬中的真名是吴景中,但为了方便,我们还是称他为吴敬中。毕竟,特务的名字往往只是个代号,而且有可能他在叛变前就叫这个名字。比如说,徐州“剿总”前线指挥部的参谋长舒适存正规配资平台官网,原名舒寿祺,曾在红八军担任过参谋长、红三军团总指挥部的作战科长。
舒适存曾在红三军团参谋处作战科长任内,与彭德怀有过接触,后来成为了文强介绍的一个重要人物。文强在回忆中提到,舒适存是个从江西的彭德怀那里“跑出来”的人,后来叛变投降,在解放军防线外活动。即便是文强自己,他也承认有过不少不光彩的历史。
同样是叛徒的吴敬中,在战犯管理所里,和舒适存一样,被列为“叛徒”。战犯管理所的历史非常复杂,曾有一位非常执拗的刘安国,他的历史原型就是文强。还有像黄埔四期的韩浚,他也因“叛变”而遭遇困境。和这些叛徒一样,吴敬中在历史上占有独特地位。比如曾当过教务主任的郭一予,这位黄埔一期的学员,也因为叛变而被收押,直到后来才特赦。
展开剩余69%回到吴敬中的故事,他原本在莫斯科的中山大学读书,毕业后回国时,正是革命的低谷期,和沈醉的姐夫余乐醒等人一起加入了蒋系特务组织。吴敬中从中校开始,逐步升迁为军统西北区、东北区区长,最终成为保密局天津站站长。他在军统的表现并不平凡,实际上他也为戴笠的军统立下了不少“功劳”。
吴敬中如何在特务界立足?沈醉在回忆录中提到,他曾为拉拢延安派的老同学徐冰而主动与戴笠接触。吴敬中的这种做法,其实是为了证明自己忠诚的投名状。然而,这一举动并没有得到徐冰的认可,反而让两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疏远。
吴敬中的结局如何?假如他没有逃走,在解放后必然会被送入战犯管理所。按照当时的规定,所有的高级战犯,包括文官厅长以上、武官少将以上的人员,都要进入功德林战犯管理所。如果他没有逃脱,也许会和李俊才一样,直到1966年才可能迎来特赦。
李俊才的情况尤为复杂。虽然在天津解放后投诚,但还是被送进了战犯管理所。直到1966年,他才得到了特赦。吴敬中与李俊才有些不同,李俊才背景较为正统,是四分之三个正规军,但吴敬中完全是特务出身,这种身份决定了他的命运。
其实,吴敬中在逃亡后,与毛人凤等人的关系变得更加复杂。正因为他在蒋家王朝内部有诸多联系,吴敬中的真实身份更加难以捉摸。因此,许多人对他是否应当逃走产生疑问:如果他像李俊才那样投诚,是否会有更好的结局?又或者,他在历史中扮演的角色,是否比我们所知的还要复杂?
吴敬中最终能否获得特赦,恐怕只有从历史的长河中才能给出答案。
发布于:天津市升富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